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诗 与城市

诗意天下,和而不同,活动后,诗人们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在刚刚过去的第九届上海国际诗歌节,海内外20多位有影响的诗人汇聚沪上,感受诗意上海。五天活动中,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们踏访了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图书馆东馆、静安区图书馆、上海报业大厦、巴金故居等地,还在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国际诗歌节艺委会主任赵丽宏的带领下,参观了新民晚报社。在深入了解这份大陆地区连续出版时间最悠久的报纸后,他们与新民晚报社总编辑缪克构、副总编辑阎小娴等进行了交流,畅谈诗与晚报,诗与城市。诗意天下,和而不同,活动后,诗人们意犹未尽,用诗的语言表达了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喜爱。(一)无题(法国)让-皮埃尔·西梅翁上海,海上之城世界里的世界在这里,当今的光芒消除不掉过去的影子黄浦江上赏夜景千年龙尾闪烁着火样的鳞片清晨,如翡翠般清澈静安寺古老的钟声响起直耸云霄的高塔在银佛面前顿感渺小上海,浩瀚如王国贪婪地伸展双臂超越自己仿佛要把无垠的海洋与山脉揽入怀中连同那些远古的记忆是谁,在新上海的街道上奔跑呼吸着广阔的世纪与无尽的空间总是让中国的诗人们沉醉其中上海,树叶在暮色中摇曳轻轻拂过诗人的灵魂时你可曾在巴金故居的花园里看到那只欢迎外国人的猫?在那里,诗人的灵魂在猫的梦境中永生上海,像所有城市一样有石头、玻璃和钢铁但是只要像树一样静止片刻就能感到它呼吸一般轻悄地穿过李白、王维、杜甫的精神诗人们磅礴的吟唱那,是世界的灵魂(李丹 译)(二)献给胡也频的诗(法国)塞尔日·佩胡也频在城市之上你将一把把米粒洒向光中天空滚动着月亮在车下混凝土鱼群在岸边吠叫塔楼扫过河岸甩动它们铁制的长发南京路上精疲力竭地行走我读着你的诗地铁驶向你的手心种在花园里树木武装着十万玫瑰以光速冲刺胡也频水下之夜铜制的藤蔓像飞驰的火车停止在雨中卢浦大桥是混凝土眉毛在上海,胡也频同志你的狮子饮茶在哲学的漏斗中世界充满了证人和鞋子就这样发生了窗户敞向黄浦江黄色堤岸的河流一颗星星在玉佛寺边缘铺床树木和树木通话自行车攀登高空在上海你的花园里,胡也频鸟儿变成了镜子打破它只为在光的背面注视自己一次(李丹译)(三)上海诗人(节选)(冰岛)拉格纳尔•鲍德松诗从梦中织出在黄金城市的黄金地段上被一座金庙守护着的这栋英式海关图书馆里。此刻诗人正坐在当年富商们建造的房子里的椅子上写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诗和梦匆匆穿过城市在快速移动的车轮上或者在地下深处的隧道里。静安寺(节选)天堂上的黄金如太阳的万丈光芒照耀在高楼林立的建筑群上朦胧了古时候天地一体的城市景观流经了鱼塘、河川和沃野源源不断给这块土地带来了财富。远道而来的诗人们怀着好奇心拾阶而上塔楼上我惊奇地发现鳞次栉比的建筑尽收眼底东面是象征财富的城市酒店群南面是创新业西面是银行界北面是金融和商贸的领地。保护好这旷古盛世。这座城市诚邀天下嘉宾莅临。愿他们幸福美满,富贵荣华现在,时时刻刻未来,长长久久。(周文标译)(四)再见,上海,(德国)卡斯滕·斯坦梅茨一如既往,一如时常,怀着遗憾,怀着希望,在时间之外似乎来自无何有之乡带着风尚带着敬仰顺其自然顺着死亡的荒诞凭借事实凭借约定像我们一样的羽毛,像我们需要的锚点,这是真实的告别,也是回访的邀请!(程添墨译)(五)一扇窗内的光——纪念中国作家巴金(1904-2005)(澳大利亚)罗斯·范·森深秋时节叶子爬满墙壁巴金故居沉浸在季节的记忆中。一只猫在入口处蹭我的腿等待巴金归来。六年过去了巴金的爱穿越虚空;妻子的骨灰摆在床头,那是一张他们共枕了六年的眠床但在这个冬天他们的爱是一生,她温暖的生命已融入他的诗行安息在他身旁。走廊里的鲜花在庆祝他笔下伟大作品的诞生,他在窗前写作窗外柔和的秋色在不合时令的温暖天气里流淌。家人的照片挂在乳白色的墙上。屋里处处有他生命中的回忆四千余册藏书装满书橱——一个诗人怎么读了这么多书?楼上:深色胡桃木楼梯我听见巴金一步一步走向床边。想象他在走向他的妻子,拥抱她她离开的这些年她一直与他同在他的生/她的死如同花朵夹进书页这本书让这位伟大的诗人花费了一生书写。我走下楼梯——一名小提琴手演奏的古典乐正如忧郁的丝线缠绕着两个世界在树与树之间凝聚我们的生命之光用音符调和他的爱。游静安寺——南京西路,上海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寺在阴影和光明之间闪耀。祈福的人们浑然不觉我们的漫游他们双目低垂一心朝上心中唯有头顶的佛像。大门之内,清晨的空气里香火缭绕一株银杏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近乎透明树冠的颜色如同一场金灿灿的梦茂密的枝叶在寺院的地面掷下一片阴影。我们跟随香客的脚步听撞钟声,撞击我们的心在僧侣的斋堂内享用欢迎午宴一张圆桌如同一个轮回无缝地连接着我们的人性用勺子舀起面条新鲜采摘的蘑菇沾满芝麻的核桃和院子里种植的谷物。我们得到一份礼物一只装满顶级红茶和绿茶的红色花瓶我们被邀请用书法在浅棕色羊皮纸上签名。我的笔尖颤抖着蘸上墨汁尽力端正地写下我的名字笔尖在光与影之间移动抵达所有我去过和想去的地方在这一刻悄然道出神的思绪。作为诗人我们来到这世上重访过去思考未来认识自己——在摇摆不定的世界和平中一个固定在中心的钟摆写吧,他们说又递给我一张纸——写下字条留给那存在了千年的巨大生命之壶。(小寅)译(六)上海记事本(古巴)鲁道夫·哈斯勒我没有打车回去,而是选择沿着陕西路漫步,为了体验一下法国梧桐树投下的斑驳光影。一路之上,我缓步而行,细细品味着独栋住宅和五层楼房的建筑风格,以至耳朵和双手都冻得冰凉。(奚跃萍译)陈梦泽 摄(七)上海的梧桐树(乌拉圭)豪尔赫·帕尔马周日的清晨,街上一片金黄,偶尔露出几缕天空——那是非常淡雅的浅蓝色,羞答答的。我静静地望着熙熙攘攘但却不失淡定的街道,一切都那么的恰到好处,仿佛置身于世界的另一端,在那里,我每天都获得一次新生。上海有梧桐树。光线近乎完美。正午将近,回家尚早。只需闭上眼睛,感受上海秋天的轻柔抚慰,便能于一瞬间将我送到云霄。高高大大的梧桐树,枝干粗壮,叶子经络清晰,叶片硕大。入秋后,它们的绿叶就会泛黄。(奚跃萍译)(八)巴金家的小提琴手(阿根廷)玛丽莎·马丁内斯·珀西科仿佛太阳还没学会如何将光洒向房屋简朴的轮廓两只相爱的猫在花园里嬉戏相互蹭着毛发一只小老鼠在白樱桃树上荡着秋千。楼上响起了小提琴声:现实似乎只存在于有某种颜色的声音中。不要踏上那楼梯,上海圣殿的行者!今天不行,明天也不行。别给你的小提琴戴面具!看看那涉世未深的太阳,那小老鼠,还有那两只芦苇丛中的猫吧!愿此启示不是针对你说的。(奚跃萍译)(九)有时在上海(节选)(印度)莱西玛·拉梅什在这座城市,红枫叶在秋日阳光下微笑,金色银杏树长出锯齿,红地肤灌木丛收集夏雨的回忆,上海就像印度女人披上光彩陆离的粉红莎丽,当我用母语为我脚边伸懒腰的猫命名,当我渴望地闻着桂花的香味,我把你寻觅当我依靠在黄浦江边,明月照拂每一个人,母亲河说古道今,带领渡船跨过杨浦大桥,面向东海,穿过外滩和都市风光,鱿鱼串,希望的抛物线,在私奔的山门上,晾衣架,变成图书馆的圆顶教堂,在梓树松散的树根尽头,在温暖的茶杯里,在永恒的当下,在我呜咽的暴风雨中我有时在上海,寻觅我的真爱。(程添墨译)(十)雨的注解(兼记2024上海国际诗歌节诗歌朗诵会)(中国台湾)姚时晴风的指节,掀开云的灰黑琴盖。浓云密布的音乐,随即敲响城市的屋瓦。田野,森林,山谷。在这场音乐会最边陲的位置,有声势最浩大的音符沿漏水的天空渗入。这年久失修的夜空啊有时,出现几颗钨丝烧焦的星,诗人醉酒打捞起的发光球体,被历史的斧钺劈歪的银质闪电。我在我小小的书桌前,查阅雨的注解:冰河似曾的前世;雪融后,溪流冲刷出土的古老歌谱;海遗留给燕鸥的液态情书;玉兰润白的肌肤,老洋楼越发嫣红的砖瓦;以及,为何法国梧桐每年十二月蜂蜜金黄溢滴石板的缘由。我在,一个单词的凹陷处,觅得万物内部最安静无声的解释。文字编辑:王瑜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